《新世纪福音战士》重映版上个月刚在Netflix上线,《进击的巨人》第三季也随着巨人身份秘密的揭开落下帷幕。
我不禁有个问题想问:这些热血的日本动漫难道只是御宅族的专属吗?
请收下这位舔血的一米六少年
当然不是。
Kanye West 挚爱《阿基拉》,Frank Ocean 是《龙珠Z》铁粉,甚至红遍半边天的费城少年Lil Uzi Vert 在MV里都充满着中二的动漫元素。
Lil Uzi Vert 《Ps & Qs》
请欣赏费城少年的闪亮大大大大大眼
显然,这些??的饶舌OG们也深受日漫影响。
无论是动漫世界的奇幻题材、避世思想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还是因为方便采样的配乐,这些动漫总有某些方面能和嘻哈歌手、MC 或者电子音乐创作人产生强烈共鸣。
当OG们还没成长为真正的嘻哈大佬,有这样一波嘻哈动漫,成为了他们hip-hop精神的启蒙。
《龙珠Z》
Having passion
《龙珠 Z》的经典程度可以不用多做介绍了,上学时候每天都坐等孙悟空这个庞大家族,有朝一日可以真正打败魔人布欧。
而这部动漫无疑也是嘻哈歌手最爱的动漫作品,Danny Brown 在《Shooting Moves》、Childish Gambino 在《My Shine》,都提到了主角孙悟空。
Frank Ocean
多次入围格莱美说唱奖项的嘻哈大佬Frank Ocean 更是在他的专辑《Channel Orange》里,以一首《Pink Matter》向东映动画制作的《龙珠 Z》致敬。
他的歌词提到了作品中粉红色的柔软反派——魔人布欧:“你爱的女人啊,她只是孕育孩子的容器吗?这柔软的粉红色物质,是亦正亦邪的魔人布欧。”
当年少的rapper长大,他们终于发现,在热血日漫里最像自己的角色,不是弑鬼杀神,正义凌然的超级赛亚人。
而是那个看似疯癫的粉红色反派,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愤怒又柔软。
《爆炸头武士》
Love&Peace
在嘻哈音乐诞生之初的70、80年代,以Herc、Bambaataa、Flash等为代表的Old School老炮,还在用音乐探讨童年、人生、痛苦、成长等现实问题。
而到了80、90年代,“黑人说唱三大宝”:“豪车、金链、美女”开始涌入饶舌歌手们的歌词,匪帮风格等New School流派兴起。
这样的反差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部嘻哈风格的动画:《爆炸头武士》。
这部改编自冈崎能士创作的日本前卫漫画,以黑人武士为主角。讲述的是武士Afro为手刃杀父仇人,以No.2的身份挑战No.1 :武士Justice的故事。
动漫因其精彩的战斗场面,奇妙的SF设定和血腥暴力的B级片风格为不少rapper们喜爱。
RZA
来自老牌嘻哈团体 Wu-Tang 的 RZA 更是为《爆炸头武士》创作了原声带,其中包括嘻哈歌手 Big Daddy Kane 、Q-Tip 和 Wu-Tang 成员 GZA 均有献声。
动漫里的主角塞缪尔约翰逊一人分饰两角:沉默寡言一心复仇的武士Afro,与聒噪不已满口Rap的嘻哈忍者Ninja。
Ninja是Afro的另一个人格:一路上Ninja都在以饶舌的方式劝阻Afro放下复仇的执念,回归平常,最终也没能成功。
在Afro面对昔日亲如家人的师兄依旧拔刀时,Rap了一路的Ninja也随风逝去。
即使最后Afro战胜了No.1,成功复仇的他在一片静默之中也再不能找回内心的安宁,只能每天雕刻佛像聊以度日。
Ninja这个嘻哈忍者以音乐代替暴力来反抗的理念,就是嘻哈精神的重要源头。
《混沌武士》
Keep it real
武士与嘻哈音乐的结合可不止《爆炸头武士》,更加广为人知的是渡边信一郎的《混沌武士》。
如果说《爆炸头武士》联结武士与嘻哈的纽带是暴力,以及对暴力的反思,那么创作《混沌武士》的渡边信一郎在这两者间发现的共同点则是“自我”与“自由”。
渡边信一郎曾在接受CBC(加拿大国家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说:
“如今的日本人已经不愿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了,但江户时代就不是这样,那时的日本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没多大的心理压力。而当今的饶舌歌手们在对表达自己思想的态度上又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江户时代。”
《混沌武士》讲述的是武士阶级逐渐没落的江户末期,独自出门寻父的女主角风,遇到了两名武士——仁与无幻,并一同踏上旅程的故事……(感兴趣请自行Google。)
著名嘻哈组合Das Racist 的《Rapping 2 U》就是从这部《混沌武士》的片尾曲中采样的。
Das Racist
而这部动画中的嘻哈元素由“表”及“里”。
“表”体现在无幻的装扮、街舞一般的战斗方式,和极具嘻哈风格的配乐。
“里”则表现在剪辑中时常出现的“搓碟”效果,以及运用“采样”的技巧,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元素、意象剪贴在同一个画面里。
或许很多人心中的“Real”,就是无幻那样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浪人形态。
而这种自由与自我的生存方式,正是众多rapper时刻放在嘴边的嘻哈精神:“Keep it real”。
《东京暴族2》
Unity
既然说到嘻哈动漫,怎么能没有帮派出现呢?《东京暴族2》(请在成年人陪同下观看)的故事说的就是不同的帮派之争。
虽然被翻译成“暴族”,但实际上漫画讲述的并非昭和年代的机车、飞机头们,而是平成年代(89年后)Hip Hop族群间的乱斗。
黑人特征明显的角色、随处可见的宽松连帽衫与棒球帽、街边的Timberland、活跃的说唱艺人、喧哗的地下派对……作者井上三太对嘻哈文化的热衷可见一斑。
这部动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70年代的布鲁克林,一个真正诞生嘻哈的地方。那里黑人帮派横行,暴力与流血事件更是家常便饭。
Afrika Bambaataa
与Herc、Flash并称为嘻哈DJ创始人的Afrika Bambaataa 就是当时布鲁克林最大、最可怕的黑帮“The Black Spades”的大佬,如同每个黑帮人士都会经历的那样,他的众多兄弟被送入牢狱,也曾亲眼目睹自己的挚友被警察击毙。
而动漫里的暴走族,正隐射了嘻哈族群里绝不可以被忽视的黑帮力量,以及在这股力量下面所聚集的“Unity”精神。
对生活怀有热情;维护爱与和平;保持真实的自己;注重团体的力量… …这些都是hip-hop歌手们最注重的精神内核。
比起嘻哈选秀里每个饶舌歌手都要喊一嗓子的“keep real”口号,这些日漫里所蕴含的嘻哈精神,或许更加励志且真实。
有没有哪部动漫也曾影响过你的精神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