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70后老男孩,也是一个伪歌迷,喜欢摇滚风格,但不会追星,属于那种可有可无的爱好。说直白点的话就是:想听歌,首选摇滚。
今年疫情期间,在家闲得无聊,又不喜欢看肥皂剧,天天抱着手机也不是个事,于是拿电视遥控板撒气——不停地在各个台转换。某天晚上,调到江苏卫视,看到一档娱乐节目《我们的乐队》,于是当了一回乖宝宝,做了一名忠实观众,为江苏卫视的收视率提高做了一点贡献。
节目评委有四个,除了那个年轻娃娃小王,其他的也算熟面孔,听说做菜比唱歌水平好的谢先生,萧先生、邓妹妹,某些节目里面见过,不过他们的歌曲我并不熟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一个乐队一首歌曲表演结束,就轮到这四位表演了——比试口才。他们评论到不到位,对我这样一个音乐白痴来讲,不敢乱讲,但那一口中文夹杂英语单词的桥段,实在让人倒胃口。
“我最喜欢这首歌的‘索罗’部分……”
“索罗”是什么东东,欺负我把英语还给老师啦?为了跟上节奏,我赶忙拿起手机,搜索音乐专业词汇。应该是solo吧,独奏的意思。
一期节目下来,Heavy Metal(重金属),punk(朋克)、 rap-rock(说唱摇滚)、Jazz(爵士)……英语单词学了倒不少,但唱什么完全没有印象。
后来,我学聪明了,只要轮到评委点评,就赶快换台,免得找难受。
看个电视节目,还得查英语单词,不然看不懂。后来我想明白了,这节目就是给年轻人看的,你一个老男人凑什么热闹。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玩手机,基本都不看电视了。后来,我终于懂了,这些节目就是给爱好音乐、乐迷、圈内人看的,不适合普通人。
我有一个愿望:希望面对大众的节目,都必须用普通话,哪怕发音不标准也行!